EB 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例如,通過親吻、共用餐具、水杯等,都可能導致病毒傳播。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親吻孩子、朋友間共用吸管喝飲料等行為,都有可能使 EB 病毒從感染者傳播到健康人。eb病毒感染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一、傳播途徑
唾液傳播(主要途徑)
EB病毒主要通過口對口密切接觸傳播,如接吻、共用餐具、口對口喂食等,因此也被稱為“接吻病”。
飛沫傳播(次要途徑)
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可能攜帶病毒,但傳染概率較低。
血液傳播及器官移植
通過輸血、器官移植等途徑傳播,但較為罕見。
母嬰傳播
孕婦可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將病毒傳給新生兒。
二、易感人群
兒童及青少年:尤其是3-5歲幼兒,90%以上的兒童在幼年時期會感染EB病毒,但多數為無癥狀或輕微癥狀。
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疲勞、感冒后的人群更易發病。
成人隱性感染:90%以上成人攜帶抗體,但可能成為無癥狀攜帶者。
三、預防措施
避免親密接觸:不與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避免親吻嬰幼兒。
注意衛生:勤洗手,定期消毒餐具,避免口對口喂食。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減少病毒感染風險。
高危人群防護:免疫力低下者減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四、感染后表現
多數感染者無癥狀或僅有輕微咽炎、發熱,部分可能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極少數可能引發鼻咽癌、淋巴瘤等嚴重疾病。
若出現疑似癥狀(如持續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建議及時就醫檢測EB病毒抗體或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