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淋巴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炎癥,主要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例如,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較為常見,可通過皮膚破損處、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侵入人體,進而引發淋巴炎。那么淋巴炎什么癥狀和表現有哪些?
一、急性淋巴結炎
局部癥狀
紅腫熱痛:感染區域淋巴結迅速腫大,表面皮膚發紅、溫度升高,按壓有明顯疼痛。
活動受限:早期淋巴結可活動,嚴重時多個淋巴結粘連成團或形成硬塊,活動度差。
化膿風險: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膿腫,表現為局部波動感或破潰流膿。
全身癥狀
發熱(38℃以上)、畏寒、頭痛、乏力、食欲減退。
二、慢性淋巴結炎
局部表現
持續性腫大:淋巴結長期呈黃豆至拇指大小,質地較硬,壓痛輕微,可活動。
反復急性發作:在免疫力下降時,可能再次出現紅腫熱痛。
全身影響
通常無顯著全身癥狀,但可能伴有長期低熱或疲勞感。
三、不同部位的典型表現
頸部/頜下淋巴結炎
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伴隨咽痛、吞咽困難,腫大淋巴結多位于下頜或耳后。
腋窩淋巴結炎
上肢或乳腺感染引發,表現為腋下硬塊伴壓痛,嚴重時皮膚發紅、發熱。
腸系膜淋巴結炎
多見于兒童,表現為反復腹痛(右下腹多見)、嘔吐,可能伴發熱或腹瀉。
四、特殊類型淋巴結炎
結核性淋巴結炎
病程長,淋巴結質地不均,可能破潰形成慢性潰瘍或竇道。
EB病毒相關淋巴結炎
伴隨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及全身多部位淋巴結腫大。
五、需警惕的嚴重表現
若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淋巴結快速增大、固定不活動、無痛性腫大(需排除淋巴瘤或轉移癌)
高熱不退或膿腫形成。
總結建議
淋巴結炎癥狀輕重與感染類型、部位相關,早期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如頭孢類)。慢性反復發作者需排查免疫力問題或潛在感染源。具體治療方案需結合醫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