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泌物增多的原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需結合癥狀表現和具體誘因綜合判斷,那么人人健康網小編就帶人家了解一下陰道分泌物增多是什么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激素水平變化
排卵期:雌激素升高導致分泌物透明、稀薄且拉絲狀增多,屬正常現象。
妊娠期:激素刺激宮頸腺體分泌黏液增加,分泌物通常呈乳白色或水樣,無異味。
性興奮:性刺激引發盆腔充血,分泌物短暫增多,起潤滑作用。
月經周期影響
月經前后分泌物可能增多,與宮頸口擴張及內膜變化有關。
二、病理性原因
感染性疾病
細菌性陰道炎:灰白色分泌物伴魚腥味,性交后加重。
滴蟲性陰道炎: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伴瘙癢和異味。
霉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白色豆腐渣樣分泌物,外陰瘙癢明顯。
宮頸炎或子宮內膜炎:膿性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隨腹痛或接觸性出血。
宮頸及子宮病變
宮頸糜爛/宮頸炎:分泌物黏稠量多,可能帶血絲。
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水樣或血性分泌物,伴惡臭,需警惕。
盆腔炎:分泌物增多伴下腹墜痛、發熱。
其他因素
異物刺激:如殘留衛生棉、節育器等引發炎癥。
萎縮性陰道炎: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導致分泌物增多,伴陰道干澀。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可能誘發感染。
三、何時需就醫?
若分泌物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檢查:
顏色異常(黃、綠、灰白、血性)
質地改變(豆腐渣樣、泡沫狀、膿性)
伴有異味、瘙癢、灼痛或腹痛
非生理期持續增多超過3天。
建議處理措施
保持衛生:每日清水清洗外陰,穿透氣棉質內褲,避免過度使用洗液。
就醫檢查:通過白帶常規、HPV檢測、宮頸刮片(TCT)等明確病因。
對癥治療:根據感染類型選擇抗生素(如甲硝唑)、抗真菌藥(如克霉唑栓)或激素替代療法。
若癥狀反復或加重,需排除腫瘤等嚴重病變,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