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是中醫經典補血調經方劑,以下從組成、功效、適用人群等方面進行介紹:
一、四物湯的來源
四物湯最早記載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四味藥材組成:
熟地黃:滋陰補血,為君藥;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白芍:養血調經,柔肝止痛;
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止痛。
標準劑量通常為熟地12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二、四物湯功效與作用
補血調經
主治血虛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如量少、閉經、痛經)。
活血化瘀
改善血瘀引起的經血色暗、血塊多、腹脹腹痛,常與桃仁、紅花配伍(桃紅四物湯)。
現代研究功效
包括增強免疫力、抗氧化、延緩衰老,還可輔助治療神經性頭痛、蕁麻疹等疾病。
三、四物湯適用人群
血虛體質(手腳冰冷、面色萎黃、經血色淡);
月經不調、痛經、產后惡露不盡者;
貧血或術后氣血虧虛患者。
四、四物湯禁忌與注意事項
禁忌人群
陰虛血熱(口干舌燥、易上火);
感冒、妊娠期;
腸胃虛弱者需配伍健脾藥。
配伍禁忌
白芍不可與藜蘆同用(“十八反”禁忌)。
用法建議
經期結束后服用,每日1-2次,連服3-6天;
需中醫辨證后調整配方,如血熱者改熟地為生地。
五、四物湯擴展應用
四物湯可作為基礎方與其他藥物配伍,例如:
氣血兩虛:加黨參、黃芪(八珍湯);
宮寒痛經:加生姜、肉桂溫經散寒。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