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泌尿系統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生理結構因素
尿道短且靠近肛門
女性尿道短(約4-5厘米)、直且寬,且尿道口與肛門、陰道相鄰,細菌(如大腸桿菌)易從肛門或陰道侵入尿道,引發感染。
激素變化
月經期、妊娠期、絕經期等階段,性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削弱尿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風險。
二、行為與生活習慣因素
性生活相關
性行為可能將細菌推入尿道,頻繁或不潔性行為更易引發感染。建議性生活后及時排尿沖洗尿道。
憋尿習慣
尿液滯留膀胱時間過長,細菌易繁殖,導致膀胱炎或上行感染。
衛生習慣不良
如廁后擦拭方向不當(應由前往后)、不及時更換內褲、使用刺激性清潔產品等,均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三、疾病與病理因素
尿路梗阻或畸形
結石、腫瘤、尿道狹窄等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細菌易滋生。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艾滋病等疾病會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風險。
鄰近器官感染
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炎癥可能蔓延至尿道,誘發泌尿系統感染。
四、其他誘因
妊娠
子宮增大壓迫輸尿管,激素變化導致輸尿管松弛,易引發尿液滯留和感染。
醫源性操作
導尿、膀胱鏡等侵入性檢查可能損傷尿道黏膜或引入細菌。
預防建議
· 多喝水(每日1500-2000ml),定時排尿,避免憋尿。
· 注意性衛生,建議性行為后清洗并排尿。
· 穿著透氣棉質內褲,避免久坐或局部潮濕。
若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或血尿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通過尿常規等檢查明確感染類型,并按醫囑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