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屬于球蟲目弓形蟲科弓形蟲屬,有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等多種形態,在不同的宿主和發育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特征。弓形蟲病的傳播途徑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具體如下:
一、先天性傳播
胎盤垂直傳播
孕婦在孕期首次感染弓形蟲后,病原體可通過胎盤直接感染胎兒,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先天畸形(如腦積水、視網膜脈絡膜炎等)。
二、獲得性傳播(后天感染)
消化道傳播
未煮熟的肉類:食用含弓形蟲包囊的豬、羊、牛、禽類等生肉或半熟肉制品是主要途徑。
污染的水或食物:飲用被貓糞中卵囊污染的生水,或食用未洗凈的蔬菜、水果。
乳制品和蛋類:攝入未殺菌的牛奶或生雞蛋。
接觸傳播
貓科動物糞便:接觸感染弓形蟲的貓糞便(尤其是未及時清理的貓砂),卵囊在環境中發育成熟后可通過破損皮膚或黏膜感染。
土壤和污水:接觸被卵囊污染的土壤、水源后未徹底洗手。
血液/器官傳播
通過輸血、器官移植或共用未消毒醫療器械傳播。
其他途徑
母嬰產道感染:分娩時接觸產道分泌物或母乳喂養傳播。
實驗室意外感染:處理含弓形蟲的樣本時防護不足。
三、高危人群與預防建議
重點人群:孕婦、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動物飼養員及屠宰場工作人員。
預防措施:避免生食肉類、徹底清洗食材、接觸動物后洗手、孕期避免接觸貓糞、定期孕檢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