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徑傳播。比如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進行注射、針灸、拔牙等操作,與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母嬰垂直傳播(包括分娩過程、母乳喂養等),以及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導致皮膚黏膜破損的物品,都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乙肝傳播途徑有幾種?乙肝能徹底治愈嗎?下面人人健康網小編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一、乙肝的傳播途徑
乙肝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傳播:
母嬰傳播: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在妊娠、分娩或哺乳期間可能將病毒傳給胎兒/新生兒。通過規范的母嬰阻斷措施(如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率可超過95%。
血液/體液傳播:包括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針具、未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如牙科器械、手術工具)、紋身或穿耳等侵入性操作。
性接觸傳播:通過無保護性行為傳播,性伴侶感染風險較高。
補充說明:
日常接觸(如共用餐具、擁抱、游泳)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可產生長期保護性抗體。
二、乙肝能否徹底治愈?
乙肝的治愈可能性需根據感染類型判斷:
急性乙肝:
90%以上的患者可通過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達到完全治愈。
治療以保肝、休息為主,通常無需抗病毒藥物。
慢性乙肝:
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纖維化/肝硬化。
干擾素:適用于部分患者(如表面抗原滴度低者),可能促進免疫系統清除病毒。
完全治愈(病毒徹底清除):目前概率極低,僅少數患者通過長期抗病毒治療實現。
臨床治愈:通過藥物控制可實現,表現為病毒DNA轉陰、肝功能正常,甚至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轉陰,需長期監測。
治療手段:
注意事項:
慢性乙肝需定期復查(肝功能、病毒載量、肝臟B超等),以調整治療方案。
即使達到臨床治愈,仍需警惕肝癌風險,需長期隨訪。
總結
乙肝傳播途徑明確且可預防,慢性乙肝雖難徹底治愈,但通過規范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建議感染者及時就醫,健康人群接種疫苗并避免高危行為。更多專業信息可參考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