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反映兒童營養狀[文]況的體格測量指標是[章]身高(長)和體重。[來]
一、體重
意義
體重是身體各器官、[自]系統、體液的總重量[人]。它可以反映兒童近[人]期的營養狀況,是最[健]容易獲得且十分敏感[康]的指標。體重的增長[網]是一個非勻速的過程[文],在嬰兒期和青春期[章]增長速度相對較快。[來]
例如,在嬰兒出生后[自]的前 3 個月,體重增長迅速[人],一般可增加約 1 - 1.5 千克 / 月;3 - 6 個月時,體重增長速[人]度稍緩,約 0.5 - 0.6 千克 / 月;6 - 12 個月時,每月體重增[健]長約 0.25 - 0.3 千克。如果兒童體重[康]增長過快或過慢,都[網]可能提示存在營養問[文]題。
評價方法
通常采用世界衛生組[章]織(WHO)兒童生[來]長標準來評價兒童體[自]重。通過將個體兒童[人]的體重測量值與同年[人]齡、同性別兒童的標[健]準體重曲線進行比較[康],可以判斷兒童體重[網]是否正常、超重或體[文]重不足。比如,一個[章] 2 歲的男孩,測量體重[來]為 12 千克,根據 WHO 標準曲線,該體重處[自]于正常范圍內,說明[人]其近期營養攝入基本[人]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健]要。
二、身高(長)
意義
身高(長)主要反映[康]兒童長期的營養狀況[網]和骨骼發育情況。它[文]受遺傳、內分泌、營[章]養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來]影響。
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自]中,身高(長)的增[人]長是有一定規律的。[人]例如,嬰兒出生時平[健]均身長約為 50 厘米,1 歲時約 75 厘米,2 歲時約 85 - 87 厘米。前 3 年身高(長)增長速[康]度較快,之后相對平[網]穩,到青春期又會出[文]現第二個生長高峰。[章]如果兒童身高(長)[來]增長不足,可能是長[自]期營養不良、慢性疾[人]病等因素導致的。
評價方法
同樣采用世界衛生組[人]織(WHO)兒童生[健]長標準來評價。通過[康]測量兒童的身高(長[網]),并與同年齡、同[文]性別兒童的標準身高[章](長)曲線進行比較[來],判斷其生長是否正[自]常。例如,一個 4 歲女孩,測量身高為[人] 98 厘米,對照 WHO 標準曲線,發現其身[人]高處于正常范圍的中[健]下水平,這就需要進[康]一步結合其他指標來[網]綜合判斷其營養狀況[文]和生長潛力。
除了身高和體重外,頭圍也是兒童體格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它主要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尤其在嬰幼兒時期較為重要;而身體質量指數(BMI)也是評估兒童營養狀況的有效指標,其計算方法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它可以用于篩查兒童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等問題。